跳到主要內容

書名:《心鏡
作者:夏目漱石(1867~1916)


​評介:曾秋桂老師

漱石小說《心鏡》(1914)依序由「上  老師與我」、「中  雙親與我」、「下  老師的遺書」等三部短篇組合而成,作品中出現的重要人物依序為「我」、「老師」、「太太」(「老師」之妻,與第三部所稱的「小姐」為同一人。而第三部所稱的「太太」或「寡婦」,則為「小姐」的母親,亦即為「老師」的丈母娘)、「父親」、「K」、「小姐」、「太太」等。
作品中除了出現一次「老師」呼稱妻子為「靜」、「老師」好友以「K」代號來稱呼外,作品中出現的重要人物,皆不具名登場。
另外作品中穿插了明治天皇駕崩(1912.7.30)、乃木將軍殉死(1912.9.13)等歷史事件。 其敘述方式可稱上創世之舉。

作品前二部是以「我」為視點人物,並以此進行第一人稱的獨白,第三部則改以「老師」為視點人物,自稱「我」進行第一人稱的獨白。
因此與「老師」形成三角關係的重要人物的「小姐」與「K」的內心想法,皆被第一人稱的獨白敘述手法埋沒。加上另一條以「我」觀察或與「老師」之妻談話為線索,從旁了解「老師」之妻(第三部中所稱的「小姐」)的線索,也導因於「我」的證詞多具有主觀的爭議,而產生曖昧不清的因素。    
作品的時間約為「我」與「老師」相遇的明治44年(1911)的夏天至《心鏡》問世的大正3年(1914)止。上中下三部當中,有時可見回憶作品時間之前的過去種種,有時又回到作品時間敘述事件,甚至有時敘述當時事件的情況,有時又改成敘述對於過去事件的解讀;總之敘述方式錯綜複雜,難以辨識真心或假意。

作品中的空間主要以東京為主,但不時擴及東京周邊鎌倉及「我」的家鄉。
將《心鏡》的目前研究趨勢,歸納成以下7點,供作參考。 
(1)敘述者的特性與敘述者的隱蔽
        第一人稱視點的獨白敘述,留下餘白與想像空間。此乃為閱讀的陷阱。
(2)「老師」自己表明為「明治精神」殉死。何謂「明治精神」?  
        明治時代是日本從封建的前近代江戶時代(1603-1868)走向近代化、富國強兵的一個特殊時代。「老師」美其名是為「明治精神」殉死,那麼何謂「「明治精神」?隨著時代的推移,對於「明治精神」含意的解釋,出現了不同的論調。
(3)「老師」的好友「K」為何自殺?
       此乃研究《心鏡》未能解開的謎團。因愛情受挫?或是因被好友「老師」背叛?或是因自己意志薄弱不能堅持偉大理念?因是發現自己的理念根本就是自欺欺人?等等諸多疑點都圍繞於「K」自殺的議題之上,至今尚無固定答案。
(4)「老師」與「我」之間,是否存在著同性的曖昧情愫?
       「老師」與「我」談論有關「愛情是罪惡」的話題,以及特意為「我」一人留下遺書來傳承人生寶貴經驗,期盼藉此誕生新生命等言論。大岡昇平即主張兩人間同性戀的可能,並提及歐美各國大多從同性戀角度來閱讀《心鏡》[1]。
(5)男尊女卑、父權強盛的明治「男性」社會當中,被交易、被犧牲的「女性」
       隨著女性主義高漲,從被壓抑的女性聲音的觀點來閱讀《心鏡》情況越加普及。男尊女卑、父權強盛的明治男性社會當中的女性悲哀,以及被交易、被犧牲的女性宿命成為批判的焦點。
(6)「小姐」(「老師」之妻)的角色定位──純情派VS心機派
       針對「小姐」完全被排除在「老師」與「K」愛情爭奪戰之外,顯得楚楚可憐貌而產生的「純情派」論點。亦有著眼於「小姐」(「老師」之妻)的肢體語言,提出反證:故作可憐貌,玩弄男性感情,是個名符其實的「心機派」之說。
(7)「老師」之妻與「我」共生的可能性    
       當「我」收到「老師」遺書時,「老師」明明已不在人世,又有何必要捨棄病危的父親,匆忙趕赴「老師」家見「老師」最後一面?常理推斷,「老師」家中理所當然只剩「老師」之妻一人,由此可知「我」所掛心的人,果然是「老師」之妻。若加以附會「我」背叛「老師」遺書交代,將「老師」的過去昭告世人等不純動機,更可確切指出「老師」之妻與「我」共生的可能性。此論點以小森陽一最具代表。[2]

註:
[1]. 大岡昇平(1973)「『こゝろ』の構造」(1988)『小説家夏目漱石』  (筑摩書房)p.379
[2]. 小森陽一(1975)「「こころ」を生成する心臓」(1988)『文体としての物語』 (筑摩書房)p.317

Last Updated:2022/06/29

資訊提供單位:


置頂